010-58707046

回答问题的技巧

2019-02-28 19:15:00

640.jpg

干培训这个行当,回答学员的提问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。看一位培训师的能力,最高段位不在于能否把课程内容讲得行云流水,甚至不在于是否有干货,而在于直接面对学员提问的应接能力。这是最大的挑战。有一个段子传:量子力学创建人普朗克的司机送普朗克四处讲课。司机听普朗克的课年头多了,就对普朗克说,你的演讲内容我也能讲。正好就有一次普朗克外出讲课时感觉身体不适,于是他就和司机互换了衣服,让司机替自己登台演讲。居然这位司机的演讲也能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。演讲结束后,一位对普朗克万分崇敬的年轻人举手提了一个问题,这可为难坏了普朗克的司机。他灵机一动答:你的问题很简单,我的司机也能回答你。然后就请坐在台下身着司机服的普朗克上台来回答了提问。坊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:你是真普朗克,还是假普朗克,就看禁不禁得住学员的提问。也有牛哄哄的培训师对学员玩笑说:要不你们先提问我来回答,验证一下真假普朗克这个问题。


再看学员五花八门的提问。学员在课堂上提问,未必是培训师的经验能解决的、未必是要紧的知识点、甚至也有可能是学员故意刁难或挑战。总之,只要站上讲台,培训师的能力也许就会受到极限的挑战或莫名的威胁。所谓足智和急智,说的是培训师的知识储备得超过所讲内容的至少20%以上。但这肯定还是远远不够的。所以培训师还得有急中生智的能力,也就是快速判断问题、快速选择最佳路径回答问题的能力。但这还是不够。因为培训师面对的不是一位提问者,而是整个场子。在回答一个人的提问的同时,培训师还需要顾及到全场参与者的反应,获得所要的气氛反馈。总之,培训师站上了台就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。只是培训师自己是否能够明了、能够驾驭。


培训师的知识库存应对不了场上所有人的提问,这是常态。所以,培训师回答提问时答非所问或举轻若重的情况很普遍。关键不在于培训师的库存是否足够,关键在于,培训师是否认可自己并不是神,放下对自己站上讲台就得包治百病的压力,回到课堂上如何“接发球”这个技巧上来。


我来举例子说明回答问题的技巧——


培训师首先需要快速判断提出的问题与你需要学员掌握的知识点、以及学员的普遍兴趣之间的关联度。如果对方的提问和知识点关联非常大,大家也都有兴趣讨论,那就不妨停下来,先把问题扔回给听众,征求大家的方案,然后再根据听众反馈,整理出自己的答案。这样做的好处,既能给时间让全体参与者参与思考,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,也能给自己腾出空间来观察学员的吸收情况。同时,还有利于自己有时间逻辑地整理自己的回答。但这是一个非常郑重其事的方式,我看见有些讲师遇到无论问题的关联性是否大、大家是否有兴趣,都用这种方式来组织讨论,而且重复使用,搞得大家的兴奋度一路下滑。


如果遇到一个关联性大,但可以快速澄清的小问题,那就可以用最佳方式来直接给出回答。所谓最佳方式,就是容易让学员理解,同时也有利于场上气氛轻松愉快的方式。比如,有一次一个学员问我:“我向客户提问,客户不愿意回答我,我该怎么办?”这是一堂销售技巧的课,很显然,这个问题是销售人员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。但这个问题不是个需要组织大家讨论的严重问题。我可以快速给出答案。我需要考虑的是:是否能让提问的学员容易接受,是否同时也能带动其他学员有所收获。我采取的方式是用对他的提问让他自己得出答案。


我问:这个问题困惑你多久了?

他答:一直困惑我。我不明白为啥老师教我要学会向客户提问,我照做了,但客户却并不愿意回答我的提问。

我问:既然这个问题困惑了你很久,为什么你今天不一上课就问我呢?

他答:那不是一开始我和您不熟悉吗。

我问:那为什么你现在主动和我做真实的交流了呢?

她答:那不是我们熟悉了吗。老师你很亲切友好,我喜欢和你聊。

我问:你是这样,你的客户会不会和你差不多?和你熟悉了,信任了,就会愿意和你聊呢?

他答:我懂了。不是提问的问题,是我和客户的关系还没到那个份上。

我问:那是不是先可以放下提问,先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?

他答:我明白了。


问与答,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同时可以把场上的学员也卷入对这个问题理解的过程。我们可以把这个技巧命名为:用一问一答把你的主张销售给他人,sell your idea to others through Q&A。


关于对提问的回答,可用的技巧其实有不少。我举例从网上看到的一个刁钻问题,问:把一只5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,你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?”这种问题,显然就有让别人回答不出来,以取悦自己的意图。


所以就不用客气,直接削减对方的意图,兼顾让场面保持轻松愉快。


可以是反问:“5斤重的鸡能装进1斤水的瓶子里,这怎么可能!你是怎么放进去的?”


也可以利用以比喻构建答案的技巧:“你得盖房,别人才能拆房,你得真能把鸡放进去,别人才能有机会把鸡拿出来。你总不能自己无能引爆地球,却问我地球爆炸了我如何修复吧!”


这种回答的妙处在于既消解了提问者的不良意图,让自己金蝉脱壳,让制造难题的提问者失去反问的逻辑,同时也营造了场上的欢乐气氛。


会有执拗的人穷追不舍:“如果就是有人非得问:我就是想让你回答怎么把鸡装进去”,怎么办?他都这么赤裸裸了,你还不直杀:“你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证明你比我聪明吗?”然后再转嫁危机:“那不如你直接告诉我三个答案,好好证明给我看你有多聪明。”


听说过reframe这个词吗?就是遇到对解决问题并不感兴趣,却非要把你拉入陷阱而后快的对手,你需要坚持的原则就是绝不按照他的牌理出牌,让对方按你的牌理出牌。他不是问你怎么把鸡装进去吗?他问他的,你问你的。要是能达到势头更直接,力度更大的效果,就更爽。


有一次一位培训师被学员问:“我站得离人太近,不小心吐沫喷人脸上了,很尴尬,我该怎么办?”这位培训师课后把这当玩笑向我讨教。我说,对这种并不是知识点的问题,纯粹就拿来调侃逗乐。要搁我,会连比划带胡诌:你可以用手把那人脸上的吐沫擦了呀;你可以告诉他你看见他脸上有吐沫呀;你还可以假装没看见呀……方法多了,你赶紧选一个。” 她乐不可支。我知道这要是在现场,可能让大家哄堂大笑。


回答问题,有的时候可以利用提问引导认知路线;有的时候可以利用机会制造欢乐;有的时候可以用提问组织讨论;有的时候也不妨对居心不正的提问者搞些消解和调侃术......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