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0-58707046

从微信江湖聊起

来源:陈玲 2019-11-05 19:30:00

 微信图片_20191104210652.jpg

微信有三重江湖 — 私信、聊群和朋友圈。对应我与他、我与他们、我与群体的关系。

 

自打有了微信江湖,人们本来以为不存在的敏感,被荡漾起来了;本来以为是小小的敏感,涟漪无比大了。

 

私信聊天“我与他”的互动最为微妙。回复速度的快慢、回复用词的分寸,是用“噢”、或“嗯”一字,还是用“嗯嗯”俩字,都能或激起内心千层忿,或抚平内心万般惑。要是进入动辄“踩雷”的恋爱关系,你延迟回复,还只用一个“嗯”字试试?上网查查如何回复领导指示、如何打发朋友试探…的各种神应对,就知道当个体和个体直面相对,又被文字搞得证据确凿,就会变成最惹不起的关系。关系越近,越惹不起。

 

微信朋友圈又别有景象。随着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并非朋友,越来越多的图文变成晒旅游晒娃晒幸福…人们对朋友圈的关注度日益下降。有人在网上议论:为啥不少人设置三天可见、半年可见、或屏蔽个谁和谁们…不就是老得琢磨晒呢还是不晒呢?向谁晒呢?晒多久呢?当自己有主观意图,却不能确定能否获得积极反响;当个人取向不见得迎合大家的取向;当发现更熟悉你的人更容易抓你的小辫子;你想向某些人秀点啥却最有可能惹来麻烦......却又憋不住想上网刷个存在感,就纠结上了呗。久而久之人们就有了分野:要么收手不发朋友圈了;要么启用半遮半掩的功能。剩下来义无反顾、大鸣大放晒朋友圈者,不是为工作,就是主动让自己的观点顺应公众认同。也是,谁乐意晒个朋友圈变成惹事上身呢。在个人和群体的互动中,以个人的收敛走向群体的趋同,是主流面。以至于常有人慷慨激昂指点个啥、申讨个啥,大多都是说些自己不一定能做到,读者也可能不关注的事,只图痛快痛快嘴皮子。


微信图片_20191104210508.jpg

最难堪的是聊群。聊群的类别,有抱团取暖的、聚众凑趣的,也有为成长、为利益、为团在一起做微商的,不一而足。最容易被拉入,且不好意思退出的是同学聊群。同学聊群里的聊友很可能是在校时并不熟络、现在更不了解的人。群里没有强制性规则、没有预设目的。但看似自由,却是最难自处。离开学校年代越久,越不会有人在群里八卦家长里短或裸谈自己的困惑。同学聊群很容易变成扔个链接、发个广告、跩个鸡汤的尬群。就算哪天有人一时兴起发个真声,也很容易把自己抛入各种心态的推搡中 — 拥戴你或反对你,抬举你响应你、淹没你或消沉你,都可以搞得你不知所向。

 

我退出了所有同学群,也就是因为不知如何自处,又不想麻烦自己非处不可。我上小学和中学不同城,和我现在的居住地也不同城,因此和小学中学同学的生活并无交集。我上的小学是军队子弟学校,互相之间不仅是同学也是邻居。从来就没有离开,更不用想起。我每天早上醒来在聊群能看到十几个“早上好”,入睡前能看到十几个“晚安”。大家都退休了,平日聚个餐、组个游,互相调侃、抑或打个情骂个俏,都显得亲热又温馨。可这些和我有啥关系呢?我整天头脑里装的、手上干的,和这个聊群里的日子八竿子打不着呀。我也想过有一天我彻底歇菜回到那个城里去过日子,但又清楚我离开后的日子早就把我塑造成了现在的我。我总不能长期把自己开放给不知如何置喙的早安和晚安中吧。于是只好温和告退。

 

中学是人生开始有理想,但尚未见分晓的时光。到了已见分晓的今天,踏实过日子的同学在一起聊,有理想未实现的同学在一起聊,有理想也实现了理想的同学在一起聊,兴许还能同频共振。最尬的是,当初的好友,怀共同理想,却有不同的分晓,且对方的分晓是自己想见到却未得的。这种同学难得见面,略有不爽尚可忍忍就过。有了聊群就变成“天天见面”,说什么才能避开踩雷?再说哪个班集体的同学们能几十年都保持班长还是班长、群众还是群众的心理定位?要是当年的班长还想当班长,当年的群众早已不买账了可咋办?机灵如我,还不麻溜地退群不惹事。

 

大学同学该算是有知识、懂分寸、经场面的人了。不管是老总还是大款,也无论是公知还是索居,一概自视甚高,谁都不碉谁,也就都知道要自觉收敛,别嘚瑟自己功成名就那点事。但各自有观点、有立场,那是绝对要坚持,不能退让的。就某个观点的撕逼大战就经常在大学同学群里上演,一直演到让我觉得当看客都嫌扰民,偷偷溜走算拉倒。

 

我中学母校校庆时由校长牵头,把学校认为有出息的毕业生拉在一起组了个群。其实这事想想都有点无厘头。几十号人隔着几十年不同届,有几个是互相认识的?碍于班主任也在里面,我得老实呆着。国庆前班主任在群里发了个母校学生们歌唱祖国的链接。我借机讨好,发了个我唱的同一首歌,还写了段怀旧贴,谈及当年他组织我们唱歌,他的手风琴就是大家的乐趣云云。这桥段听上去没毛病吧?但“悲剧”还是发生了。他在群里评论我的回忆不是事实,是想象力太丰富,还喝令我不要在这个群里聊班级的事。得,拍马屁被马踢了。

 

他这是为顾及校长的感觉?还是他当时心情不畅?我怎么可能知道他那里是几个情况呢。我要是能迅速扮演15岁的我,是不是就能配合得情节相符了?但毕竟早已时过境迁,谁能一竿子把自己打回到青少年去装嫩?总之我就依着自己的性子,干脆利落地“撂倒了”维持多年的师生温馨,成全了退群的目的。

 

123.jpg

这件事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。我在想,人都是活在关系中的 -- 和物质的关系、和人的关系。没有关系就没有生命。微信江湖异常敏感,就是因为微信里有我与他、我与他们、我与群体的关系。处成最佳的关系,就能成全最好的生命。但如何相处才能既做真实的自己,也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呢?我谈谈我的想法。

 

先说私聊。私聊里最难把握的是和有利益合作关系的人、和感情敏感关系的人的互动。

 

和有利益关系的人互动,只要把握好自己的目的和对方的需求之间的正向互动,应该是可以达到无惑的。比如领导对你的回复迫不及待或挑剔苛刻,你可以想想,你的能力如果足够支撑上下级的合作互利关系,私信里的互动就算有点瑕疵,也不足以酿成太大问题。要是一边腻味领导,一边虚与委蛇,那就不是微信互动的问题了,那是不能痛快决定是否合作的问题。有人问,对没有利益关系却让自己不爽的人怎么私信互动。那还互动个啥?干嘛要怕撕逼拉黑呢?

 

至于和情感上敏感的人做微信互动,你得清楚,互动得好不好和情绪有关,和是否有爱无关。因了恋爱关系、因了亲子关系,能在微信上折腾得惊天动地的人,本来就很作。

 

再说说聊群。既没有主题和规则、也没有角色定位的聊群,很像把人圈进一个广场算完事。大家既不知道呆在那儿干嘛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。就像我和班主任的互动,全凭一时兴起,完全不懂对方所谓何意。这样的聊群别进,被拉进去就退出。倒是有些小众取向、趣味趋同、目的明确、分工清晰,且线上线下都有互动的聊群,比如摩旅群,会让人乐于凑趣。

 

再说微信朋友圈。这是个上不着天、下不着地的江湖。英国有位叫邓巴的人类学家提出个“邓巴数” ,即超过150个人,我们的大脑要处理的数据量就超过了承受极限,就无法维持群体内所有人之间的密切关系。按这个数,150人以下的圈子才叫朋友圈,150人以上的圈子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圈。微信好友能加5000人,朋友圈可不就只好改为社会圈,却还不能算是普及为社会圈。是不是很尴尬?我相信凡有不适就会有改善。说不定改变会很快到来。

 

说的都是微信江湖的景儿。我们游荡在微信江湖的广大用户,无论进入哪层圈子,大可以有用就用,没用就弃,这是最简单的面对。

回到顶部